棉花糖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1933时空逆流在线阅读 - 第陆九章 再论经济发展

第陆九章 再论经济发展

    冯玉祥和韩復榘的确是来蹭饭的,不过冯玉祥不单是要吃饭,还要来讨教那天王绍屏讲的经济建设问题,本来他有点倾向共党,但听完王绍屏一番话后,他倒是很期待王绍屏这套民生救国的方法能够在山东实践,让他看看成果。所以很想多了解一些施政步骤,于是跑来请教王绍屏。而韩復榘是他拉来当陪客的,希望当个省主席的,也能多听听,看能不能整个山东都来试试看。当然韩復榘是巴不得天天跑来拍马屁,但总念过点书,没那么没脸皮不害臊的。不过冯玉祥一叫,他就仆颠仆颠的跟着后面跑来了。

    「冯老,您来的正好,我们正准备吃饭,来吃吃我们王家正统的台湾快炒如何?」听王绍屏这个招呼,冯玉祥愣了一下,他不是南洋人吗?怎么变成台湾菜?后来他忽然依稀想到曾昭吉当时一见面提到的一些细节,对喔!郑成功的后人,吃台湾菜是应该的。王绍屏没想到随口这么一说,又似乎证实了他是延平郡王之后的传言。冯玉祥应该没料到这些台湾菜是后世的台菜,郑成功那时根本没有!现在也没有!

    当然那个始作俑者曾老先生,是天天会来吃饭的,一个人嘛!不像曹錕、段祺瑞、杨钧、杨庄都是一大家子,只能天天上乾女儿、乾女婿家混饭吃,本来二咪还想给他在家里安排个小楼,他嫌不能自由自在跑出去,说是不好意思,拒绝了。

    结果二咪在自家庄园旁隔着围墙,再圈个小庄园,盖了间小楼,让他住。两家之间有天空步道相连,他进入王家二咪的小楼,也就是几步路的路程。嗯!这样他就接受了。喂!死老头!这样是有差别嘛!

    其实是有一点点啦!住在庄园主体围墙外,让曾昭吉比较没有住在女婿家,那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拿着王绍屏给的顾问薪资,天天走穿街走巷,四处溜达,累了找二咪一起坐坐茶楼,不然就找人下棋,饿了就到女儿家吃饭,这样生活岂不快活哉?他活了78岁,人生第一次这么悠哉。

    因为才五点半,该吃饭的人都还没到。就林蔚听到台湾快炒,立马站起来问:「那是什么菜?有什么特色?」

    只见王绍屏摇头晃脑说:「我们王氏祖先来自台湾,台湾出海鲜,所以喜欢用葱、薑、蒜…等辛香料大火爆香之后,再炒其他材料,因为火大温度高,得快速翻炒,所以叫快炒。今天菜色啊?我想一下,好像是咸酥虾、三杯鸡、客家小炒,蛤蠣丝瓜和清炒菠菜,汤是薑丝蚵仔汤。既然冯老、韩主席和林大哥来了,再加两道好了,烩炒三鲜和清蒸鱸鱼,不然像那天我家哪九口子秋风扫落叶的样子,我们多喝两杯之后,应该连菜渣都吃不到。」

    林蔚和韩復榘是听的口水直流,但最后几句,又让他们差点把口水笑到喷出来。倒是冯玉祥很镇定的说:「的确,九人吃十八人补,应该多几道菜。」他也被那天九姊妹狼吞虎嚥的样子吓得不轻。

    韩復榘又赶紧问:「咸酥虾应该就是炸虾炒盐巴,才会又咸又酥;其他应该看菜名也猜得出来,但是什么是三杯鸡和客家小炒?」

    王绍屏听了韩復榘的问题,加上看到林蔚也是目露「兇光」,一副求知若渴的样子,于是献宝的说:「咸酥虾做法很多种,的确有人先炸过再炒葱、薑、蒜、辣椒,最后再加上白胡椒提味。不过我们家是半酥炸…。」

    林蔚立刻打断的问:「什么意思?」

    「就是比油炸的油少很多,但比炒菜油多一点。做法是放大概三大汤瓢的油,然后放一部份葱、薑、蒜,先爆香之后立刻捞起来,再把虾子剖开背部,让牠炸熟时能张开,像颗虾球一样,用大火让虾炸酥,不用太久,等虾差不多了,再把虾捞起来,剩下的油倒起来,可以炒别的海鲜类,然后再把剩下份量较多的葱、薑、蒜与辣椒放进去爆香,香味出来就好,不能炒焦,在把这些带着汤汁的辛香料,倒在刚刚铺好盘的香酥虾上…。」

    林蔚又打断:「你会做吗?怎么这么清楚?不过不用讲那么详细啦!我们只要知道菜里面有什么,反正都上你这吃,又不会回去自己做!」眾人一听纷纷哈哈大笑。王绍屏补了一句:「我是说得一口好菜!」眾人又是笑到东倒西歪。

    「三杯鸡、客家小炒呢?」韩復榘还是很好奇,笑完又问。

    「三杯鸡只的是一杯黑芝麻油、一杯酒、一杯水,所以叫三杯。做法简单说,就是用麻油爆香葱薑蒜,然后到入砂锅,加入酒和水,煮到鸡rou焦香焦香,起锅在放把九层塔…。」

    「那又是什么?」林蔚又抢着问。

    「一种辛香植物,洋人叫它罗勒,台湾种的品种味道比较浓。」王绍屏简单介绍,因为他也不知道这个时空有没有用这种植物来入菜。

    然后接着说:「客家小炒做法也很多种,其实就是台湾客家人因为节省,炒剩菜转变而来;有点像是回锅rou这道菜。台湾的闽南人把剩菜叫菜尾,所以他们后来也有一道菜尾汤或叫菜尾羹的料理。就是节俭的表现啦!客家小炒,我们的做法是发泡魷鱼,但不要泡太开,要有点咬劲最好,在搭配炒的焦乾的豆干,和rou丝,与切断的芹菜、葱段一起大火快炒,起锅前加点酱油呛锅。客家人就会说:『这样粉香粉好吃!』」王绍屏学了一点点变形的客家腔,又把大家逗乐了。

    说笑完了之后,离饭点还有点时间,宾主在客厅依次落坐,冯玉祥就开门见山地问起那天王绍屏讲的王家经验:「照台生那天说的经济发展三步骤,我一直有个问题,现在世界景气大萧条要帮洋人代工有这么容易吗?」

    王绍屏摇摇头;「冯老,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现在的萧条原因有二,一是投机过热,二是生產过剩。」

    「什么叫投机过热?什么又是生產过剩?」冯玉祥倒是非常虚心,连韩復榘、林蔚也很感兴趣,大家专心望着王绍屏。

    「在此之前,先得讲讲景气循环,其实大萧条不是只有一次,近代有纪录的就有1841年英国工业萧条,1911年美国股灾和这次经济大恐慌,这都和投机过热与生產过剩有关,不过最后是影响到人们的信心,才会导致经济萧条。我简单一点说,生產过剩就是因为生意好,大家都竞相生產一样的东西,导致市场同样產品过剩,那么解决方法有二,一是找到新市场,二是找到新產品;1841年是英国找到新市场,那就是中国,同时也找到新產品,那就是鸦片;所以英国很快就解决了经济萧条的问题。

    1911年,市场已经不好找了,新產品也没出现,所以最后欧战爆发才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多馀的失业人口都打仗打死了,过剩的生產转向支持战争,所以问题也解决了。只是对欧洲来说,代价有点高;但对美国来说,还是挺划算的。

    所以战后美国经济就逐渐取代欧洲,但随着生產技术进步,生產的速度变快,却还没有重大的產品创新,很快地又產品过剩,市场消化不了,所以当信心一崩溃,景气就跌落谷底。

    这就是景气循环的过程,新產品带动需求,比方蒸汽机被内燃机取代,许多内燃机產品就会带动景气开始发热,但当市场无法再消费,那么危机就出现。不过碍于危机潜藏的时间,也就是零售业卖不动,到工厂主没有订单这段时间差。投资者没有充分的讯息警觉,还是一路看好,加强投资。这种跟风就是一种投机,后来股市发明了,大家争相买股票的跟风,投机就更加剧烈。因为前面还是投资实业的投机,就算垮了,公司被清算,还能剩下机械机具和库存產品,但后面那种只剩下已经倒闭公司的股票,而那只是没有价值的纸。」

    冯玉祥点点头再问:「那和我们代工有什么关係?」

    「在產品没有创新之前,降低成本就是一种新市场。我简单比喻,以您经歷过的经验作例子,当机器生產的布比我们手工织出来的布便宜的时候,中国就是洋人纺织业的新市场。现在我们的机会在哪里呢?以前是人工打造机器,机器生產產品,但是现在已经进步到定规格,制订统一标准的机器零件,然后用流水式生產线的机器来生產机器,那么零件就能外包,也不存在什么机密,我们人工薪资低,光是组装零件这块,就能让洋人降低很大一块成本,让他能够将產品降价,他就算是获得低价的新市场。」

    「那什么是流水式生產线呢?」冯玉祥又问。

    王绍屏拿出枝钢笔,然后说:「比如这支钢笔好了,a机器专门生產笔尖,b机器专门生產墨水囊的笔芯,c机器专门生產笔身外壳,d机器专门生產笔帽套,然后最后工人把这四者套起来,就成了钢笔。原先可能一个工人得用机器独自完成一支笔,得一个人在四架机器当中打转,才能完成。而且可能不同的工人做出来的笔还不大一样。现在都订好规格,笔尖多大,笔芯容量多大,笔身多长,笔帽多深,分别生產,最后组装,速度快又完全一模一样。假设笔针、笔芯是专利机密,洋人可以留在自己国家做,但其他部分就能外包,加上目前我要改良的航运,会让运费也跟着大幅下降。这样一来,洋人就会寻找薪资低廉、但人力资源充沛,且素质较高的地方。中国什么不敢说,光是人多又勤奋,还肯学习,就甩出很多落后国家不只一条街了。

    当然我们不能自满,如果我们能提出更好的加工方法,比方造船业,用模组块装式的生產船体,以及改用焊接接缝…等新方法来造船,就能在四个月生產一条货轮,比起一年造一条的洋人造船厂,我们就可以更加薄利多销的接下外国的造船加工订单,不是吗?」

    冯玉祥是听懂了,但是还是有点将信将疑,于是王绍屏邀请他晚饭过后,去参观目前已经开始生產战机的生產线。他开玩笑的说:「冯老,要保密唷!我可是掏箱底、露绝活了,别把消息传出去,万一给日本人知道了,我看我们就不得安寧了。」冯玉祥点点头,又看了韩復榘和林蔚两人一眼,两人也跟着点点头,这真的不保密不行,不然日本人真的打来了,就麻烦了!连本来一向都老老实实对委员长汇报的林蔚,这次也不敢大意。自从那什么「造人排班表」、「性工作者权益」的玩笑词语,绕个圈又从中央传出来之后,满天飞、到处传,让他真心吓到了,而且十分担心传进王绍屏的耳里。「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免费给饭吃?!」(林蔚真心也是个吃货!)

    时间差不多到点了,王绍屏交代王念平准备开席,大家也就离开客厅往较大的

    外餐厅移动,致这外餐厅挺宽敞的,比不上大食堂,但也分有两间大小包厢,分别给客人和随从机要用餐。这天大包厢放了一大一小圆桌,大的是夫人团,小的是给王绍屏和其他客人的。原本是两大圆桌,但王念平他们会依据客人多寡调整。

    这个年代是开放了点,不过还是很多人不习惯跟女眷一起用餐。但王绍屏来自廿二世纪,加上又疯狂疼老婆,他才不管这些,要不是廿人大圆桌实在夹不到菜,说话不方便,坐次难安排(怎么排,夫人都会像陪酒的)。还有一点最重要的,怕客人没菜吃!(这点从酒过三巡,夫人桌就得加菜了,可以证明。)尤其是最后那一点,王绍屏这才放弃与妻同桌享受饮食之乐的构想。

    杨钧曾经半认真的说过:「隔壁桌也有好处,会让我们特别感恩!感觉食物特好吃!」曾昭吉曾经解释过杨钧真正的意思:「感恩是感谢分两桌,并且感谢九位大胃王夫人留点饭菜给主桌;特别好吃则是因为不赶快吃,隔壁桌就吃过来了。」

    王绍屏陪着三位客人正走到餐厅门口,还没进去,内堂里只见曾昭吉大呼小叫的衝出来:「好消息!好消息!」冯玉祥看曾昭吉这个样子,打趣的说:「曾兄,你还真是人如其名,一向那么着急,是什么消息让你像个卖报小童般大呼小叫的?」

    曾昭吉喘口气,接着说:「张学良要来了!」

    冯玉祥首先喊出来:「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