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自有春来在线阅读 - 第3章 回头的窝边草

第3章 回头的窝边草

    许是那老大夫医术高超,裴玉檀挨了几针后汗就没停过,姜禧一整晚都在手忙脚乱地给男人擦身抹药。

    姜禧穿越之前家境优渥,父母兄弟身体健康,穿来之后就在姜家。

    姜家虽说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但她自小也是被人伺候惯了的。何况早年间姜家是靠走镖发的家,哪怕到她这一辈开始讲究读书识字,学人家开铺子做老爷,实际上依旧是一家子粗人,活的糙得很。

    伺候人这种细致活,姜禧两辈子也没干过。

    直到天边泛起了鱼肚白,裴玉檀这点劲也慢慢过去,她这才得了空,伏在屋中间的饭桌上小憩一会儿。

    一朝入梦。

    那年刚搬到滁州,祖父将他们几个小辈叫到园子里训话,无外乎就是士农工商,读书才是出路。前几句话还算苦口婆心地说老一辈吃苦,下一辈享福,告诫他们要知书达理,走仕途做栋梁。后面说得愤慨了又让他们就算学到头拱地,也要争个功名回来,不然他一世英名到头来被那老对家压着,死不瞑目。

    他们嘻嘻哈哈的应着,斗志昂扬要为祖父出口气。姜禧眼瞄着祖父头上的桃枝,上面结了好大一颗桃。

    等到一腔热血的誓师大会结束,两道身影飞快的上了墙。

    “姜吉,拿来!”,姜禧姜吉一胎双生,两个人从小打到大,谁也不服谁。

    “略略略,现在叫我三声好哥哥,小爷就考虑分你一口。”二人你来我往,追逐打闹,墙头上的黑瓦噼里啪啦的掉落一片。

    对面府里的护院闻声出来,直呼他们乡野粗鄙不成体统,姜禧就在这时第一次看见了裴玉檀。

    裴小公子一身锦袍,面如美玉,手里拢着一卷书站在廊下,听见声响远远的望向她。

    好一个俊俏的画中仙,她瞬间像被点了xue,呆愣在那一动不动由着人骂。还是姜吉实在看不过眼,弹了颗石子打到她身上,她这才回神匆匆下了墙。

    门外窸窸窣窣的声音越来越大,姜禧再也睡不下去,揉着头起身。

    兰苕托着早餐正愁不知该怎么敲门,就见姜禧一脸倦容地出来,旋个身惊讶地进了屋,"小姐这是没睡?裴公子醒了吗?"

    “我睡了会,他倒是没醒,但烧也退了些。”

    兰苕手脚麻利的把餐食摆上,又打了盆水伺候她洗漱,完事摇了摇茶壶,早就空了。

    看姜禧眼下乌青,又心疼又好笑,“小姐哪做过伺候人的事,为了裴公子倒是什么都肯做了。”

    姜禧累了一晚上,刚吃上两口粥觉得舒服点,就被她调侃了自然不愿听,"你若不耐屋里吃,就到楼下大堂去。"

    兰苕撇了撇嘴不再触她霉头,先一步吃完了就赶忙沏茶倒水一顿收拾。

    他们此行本就时间紧张,临近年底,还有几家铺子得去看看。扬州掌柜来信说圣上新封的侯爷督验赋税,各大家主都登门拜访过了,姜禧想着年前怎么也要去一趟,过了年怕是不好见了。

    主仆匆匆下楼,墨言赏了小二一吊钱,正说着什么。

    “我交代厨房把药煎上了,马车也套好了,咱们走吧。”

    “时间紧,直接骑马走”,姜禧上前接过马鞭,快步向前,“墨言你今日别跟着了,去换辆大点的马车,被褥床品多备上两套,衣物补给也多准备些”。

    三人并肩而出,姜禧边走边说,“总之你看着准备,接下来路上不多停了。”

    墨言卸下车架一时迟疑,“直接去扬州?带着裴公子?”

    姜禧和兰苕接过缰绳,飞身上马。

    “去淮左”,姜禧双腿夹紧扯动缰绳,胯下骏马喷嘶,“先给魏冉生去封信,我要一个老实、会伺候人的双性子,让他给我留意着。”

    说罢马鞭一扬,疾驰而去。

    墨言吃了一嘴土,抹了把脸站在原地,心里暗叹,“窝边草要吃,回头草要吃,回头的窝边草,唉,狂吃。”

    姜禧二人直奔铺子。

    姜家早年因着走镖,在大周四面边陲都设了点儿,虽然后面不做了,依旧改成铺子留在那。

    二人这样踏马急奔,一路上声响不小,路人却没什么反应,想来陇北常年战乱,早就司空见惯了。

    铺里吕掌柜早知道他们今天要来,一大早就搬了凳子坐在门口。

    姜禧接手姜家生意三年,从不来陇北。起初他以为姑娘家怕打仗,后来有次扬州的老贾来备货,他才知道原是小姐和安远王的驸马爷有点年少旧事,陇北离北地太近,干脆避开了。

    三年了,战事已了,终于能见着少东家了!!

    姜禧转过街角就见一人穿着灰布袍子,双手插袖站在店门口张望。走进跟前,刚勒紧缰绳,“吁”声未出,那人直接扬手摁住马头,马头甩了几下挣脱不过,竟被那人直直扣下,臣服地低下了脖子。

    “吕掌柜,久闻大名,我是姜禧。”

    姜禧下马作揖,眼里闪过一抹惊异。

    “小姐可来了,里边请里边请。”吕掌柜抖了抖袖子很是恭敬的行了一礼,神采奕奕领人往里走。

    陇北常年战乱,这铺子并不盈利。多年未撤其一是因为临近他国,扬州那边想要一些稀奇货,这边方便寻,其二便是当年走镖留下的习惯,四面都留个点儿,方便探寻消息。

    吕掌柜一路前引,领她们进了内院。

    姜禧左右打量,院子不大却很是整洁,即便种了不少树也没见太多枯叶,墙角堆的柴火垒得整齐被油布盖着,再往上还有几颗沾了霜的柿子红通通的挂在枝头,因着此地不太平,墙上还围了一圈尖利的篱笆。

    进了屋,吕掌柜往手心哈了口气,张罗着倒茶,“上好的老竹大方啊,上次老贾来带给我的,都没舍得喝,就等着您来呢。”

    姜禧双眼含笑接过茶杯,抿了一口赞道,“确是好茶”。

    兰苕跟在身后,拿出前阵子各地报上来的账簿递给姜禧。

    “吕掌柜,今日虽是第一次见,我便知你是爽快人”,她压下账本并未翻开,接着说道,“我确有急事,也不想和您弯弯绕绕,您也别挑我话直”。

    “不敢不敢,小姐是给我面子,此账确实不详,您不问,我也是要说的。”

    吕掌柜转头从身后的柜子中捧出一个匣子,目光往兰苕那瞟了瞟,“真的账簿在这,有些事我不能记,只能等着您来当面说”。

    “兰苕自小与我一道,掌柜但说无妨。”

    “呃这,嗨呀,我就直说了”,吕掌柜执起茶杯一饮而尽,“拢北这边不好过,我这几年,陆陆续续送了不少人出去。”

    姜禧双眸一沉,“送人?出去?”

    不想姜禧误会,吕掌柜赶忙解释道,“当年我便是负责北方这趟线的。那时候早呀,还没打仗,宛国和康居国也有机会走几次。有次遇上一个宛国人,眼瞅着快死了,我就给带回来了。”

    吕掌柜接着回忆,“至少能有大半年吧,约莫也快一年了才养好,是个教书的,想来学咱们大周话,你说这不扯嘛,靠腿走过来他能不死吗?”

    “吕掌柜,长话短说吧,接下来呢?”,姜禧见他越说越远,开口拉回话茬。

    “养了那么久的病,大周话他也学会了,后来一次走镖就给他送回去了,再后来,我们一直有联系,他那边开了书堂,两种话都教,只是学的人少。”

    “北地战起,不多时也蔓延到陇北”,吕掌柜面带苦色,“活不起的人太多了,最难的时候老百姓就开始卖孩子。十三四岁的能自立的就自寻活路,太小的养不起直接掐死的也不少。只是八九岁的,懂点事又干不了活,死了爹娘没人管的,我就送了一些到他那。”

    姜禧心下了然,果然不管是在什么时代,边境总离不开偷渡的情况,“没有户籍,去了又如何?”

    吕掌柜有些诧异,战时潜济是重罪,他本是做好了被问责甚至报官的准备,没想到姜禧提都没提,直接问后续的事。

    “宛国那边县官的老娘有病,有味药不好找,但咱们有门路能搞到。”吕掌柜心里发虚,支支吾吾的答道。

    姜禧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语气微冷,“这事除了你,还有几个参与了?”

    “就,就还有扬州的老贾知道,我们送人过去也没有卖钱,年纪都小也容易学会宛国话,只想着日后选几个得力的,帮忙寻寻东西啥的方便些。”

    似是怕姜禧不信,干脆三指并拢指向天空,“我发誓,我若说谎必….、”

    “不必如此,我知你没有坏心。”姜禧摆手止住了他的话。她听父亲说过,吕掌柜早年参军吃了败仗,回家又发现整个村都被山洪淹了,后来浑浑噩噩了一阵子才入了姜家。他孤家寡人一个,自愿守在拢北就这么忽忽悠悠的过着。

    “不管如何,这种事不能再做了。对外的求学和互通总有一天会实现。但现在,不要再违反大周的律法。”姜禧声音平缓,吕掌柜听了却心头一震。

    他感觉有几丝说不清的情绪击中了他,未等他细品又悄然溜走。

    “人的事不要再想,接下来你留心一下宛国的马。大周马政严苛,但宛国人以马背为生,对这方面并不在意。我要在宛国有一个自己的马坊,这事你去办。”

    她一口气说完,又把杯中的半盏茶也喝掉,随后起身,“事情已经清楚,我不再多留。”

    走出两步,顿了一下又道,“吕掌柜,经商不同于你们之前走镖,但凡涉及到了银子的事,想要长久,不要过界。还有,缺钱了找扬州要。”

    吕掌柜连忙跟着起身,伸手为她撑开门帘,“我明白了,养马的事我熟悉我去办,小姐放心,您接下来….”

    三人边说边走,姜禧和兰苕站在院子同吕掌柜告别,“吕掌柜留步吧,无需客气,我明日便走了。”

    吕掌柜看她们渐行渐远心下惋惜,姜禧不大点的时候他也曾见过,哪怕到了今日,在他看来也是个小娃子。如今来去匆忙,他总觉得自己招待不周了。

    这想着,就见走出院的人又返了回来,指着墙角的柿子树,報然道,“吕掌柜,这几个柿子我带走吧。”

    。。。。。。

    从铺子出来已是响午了,歇了风,初秋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小姐,这柿子熟的好透啊。”兰苕捧着一包柿子,眼睛亮晶晶的,用手指戳了一下,嗯汁水丰盈,好想吃好想吃。

    姜禧仰起头任由阳光洒了满脸,好笑道,“馋猫,下午让墨言再准备点零嘴就是了,你先回客栈熬些药粥,我还有要去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