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戏精夫妇的摆烂日常在线阅读 - 戏精夫妇的摆烂日常 第23节

戏精夫妇的摆烂日常 第23节

    那劫匪不防,被推了好几个踉跄,连连往后退上数米,才扶着墙根勉强站定。

    这是个撒腿就跑的绝佳机会,叶从意却没跑。

    她站在原地一字一顿,咬牙切齿地说:“谢、元、丞。”

    她忍了又忍,头一次爆粗口:“我打你大爷的劫!”

    第二十三章

    “你是不是有病?!”

    叶从意说话的声音微微颤抖,骂完了谢元丞后仍旧一副惊魂未定的模样。

    谢元丞脑袋“嗡”的一下,空白了两息。

    他没想到会把叶从意吓成这样,一时间心疼得不行,连忙走上前去把叶从意圈进怀里,先是用手指轻点了一下她的额头,继而又顺拍着她的背,口中还念念有词道:“没事没事,从意回来了,从意回来了。”

    任他拍上好一会儿,叶从意闷着嗓子不高兴地说:“大晚上的叫魂呢。”

    谢元丞动作一顿,把叶从意抱得更紧了些,心里不知在想什么,默了默,才半哄半歉地说:“嗯,就是叫魂呢。”

    这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叫魂的土方子,一般谁家小娃娃被什么东西吓着以后,家中长辈都会用这种法子给小孩儿叫魂。

    谢元丞小时候被宫中其她妃嫔养的狗吓过很多回,他母妃那时候就经常像现在他抱着叶从意一样,一边拊着他后背一边轻轻唤着:“元丞回来了哦,回来了哦……”

    谢元丞曾经不信鬼神之谈,但自从连重生这么玄之又玄的事情都让他遇上以后,他再怎么不信也在这辈子在叶府看到叶从意的那一刻后开始心怀敬畏。

    毕竟人都能重生了,从小听到大的离魂失魂也不是没可能发生。

    所以在他意识到自己吓到叶从意的时候,下意识就这么做了。

    叶从意本来生着气,现下却有些哭笑不得。

    谢元丞这是把她当小孩儿哄了?

    叶从意稍稍用力把谢元丞推开一拳距离,瞋他一眼:“谁让你好端端吓唬人?”

    谢元丞低头认错:“是我的问题,是我的错,我不该吓唬夫人。”

    他语气乖顺得不行,任叶从意再怎么窝火,那气也这样不自觉消了。

    “你方才拿什么抵我脖子?”叶从意想起那一阵冰凉的触感。

    谢元丞伸出手,撩起一截广袖摊开掌心。

    寒光再次从眼前闪过,叶从意凝目一瞧——是一支手打的银簪。

    做工比不得京都里珍宝阁里卖的那些高价之物,上面的花纹看起来有些粗糙,却很难不看出来做这支簪子人的用心程度。

    谢元丞向来细心,吓唬叶从意的时候把银簪尖锐的一头窝在掌中,唯恐一个不注意伤着她。

    “本末倒置。”她说出来的话似有责问,语气却缓和不少,“叫你去办事,你却跑去打簪子。”

    谢元丞看着叶从意发髻上的留白,把手中的簪子给她簪上,说:“你的原先带着的发簪沾了血,不干净。”

    叶从意这才想起来昨夜跟江户海手底下的官差对峙时,她确实把发簪拿来当武器用了。

    难怪今早谢元丞替她绾发时念叨说少点什么。

    “又不是非要簪花戴钗。”叶从意说。

    “夫人让我找的那个人家中现在就是靠打银器这个手艺为生。”谢元丞解释说,“夫人交代的事我都办好了。”

    叶从意一听,赶紧把话题扯回归正事上:“怎么说?”

    谢元丞说:“夫人猜得没错,罗义初和冯立果当年将匡府灭门一案找的背锅替死鬼确实不是一般人。”

    “罗义初跟冯立果是一丘之貉,甚至更甚。自他上任县丞以后私增赋税,民不聊生,不少以种田为营生的百姓承担不起,被逼的落草为寇。”谢元丞语气不自觉冷下来,“他们大多都是些青壮年,凑在一起在暗中做一些劫富济贫的事,明里暗里救济了不少贫苦人家。罗义初痛恨他们祸及自己利益,却挑不出他们的错处,没有理由出兵剿匪。”

    匡兰月说出当年真相的时候,叶从意就觉得像罗义初这样的利己主义不可能只为了分得匡府一半家产而跟冯立果达成协议。

    匡员外积累的私产确实能丰厚到让罗义初眼红,但毕竟冯立果这么多年了也还没将东西正真捞到手,看得见摸不着的交换条件,不足以作为两人之间合作的筹码。

    所以一定还有其他有利于罗义初的事情,他才会答应跟冯立果合作。

    叶从意当晚在床榻上翻来覆去地思索,才终于从匡兰月的话中抓着了一个重点。

    罗义初断案的时候说的是匡府遭贼。

    可叶从意依稀在上辈子听人提起过缙州县丞上报匪患猖獗一事。

    她捋到这里的时候竟然还天真地以为这缙州的绿林山匪是一群为非作歹的恶徒,不曾想匪患之下还藏着这样的隐情。

    官逼民反,迫良为寇。

    真是好一个罗义初,好一个缙州县丞!

    叶从意颤声问:“罗义初以剿匪的名义,杀了多少人?”

    谢元丞语气沉重,眉头拧了起来:“一百五十三,其中还有十几个垂髫之年的孩童。”

    他们都是被沉重的赋税压得踹不过气的普通百姓,为了活命才占山为王,自己开垦山地播种粮食,劫富济贫也从来都是劫恶富,不曾针对良善之辈,垂髫孩童更是从未做过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

    斩草除根,罗义初把事情做得很绝。

    谢元丞寻家问户,从早晨跑到下午申时才终于窥得一点线索,剥茧抽丝找到当年被以“剿匪”为由,失去儿孙的一位老婆婆。

    谢元丞寻到老婆婆问当年的一些细节时,还被老婆婆当做是罗义初派来继续追责的人。

    她当年能从剿杀中苟全性命,全靠她的儿子思维灵敏提早嗅到危险气息。然后与老婆婆作了一场断绝母子关系的大戏,罗义初最后敌不过舆论,看在老婆婆是一个又老又残的妇人的份上,才不情不愿地放了她一马。

    可临了却又以无父管教为由,从老婆婆怀中夺走了她唯一的孙儿,是死是活至今也没有下落。

    老婆婆心里藏着恨,无处申冤。只当谢元丞也是罗义初的走狗,狠命拿拐杖敲赶谢元丞。谢元丞这么干受了十几拐,老婆婆才终于相信谢元丞是真心来帮她的。

    就好像是心中的苦怨终于有了倾诉之地,老婆婆声泪俱下,一说就说到天黑。

    临走的时候,谢元丞再三向老婆婆保证一定会还她们一个公道。无论是死是活,也一定会把她孙儿带回来。

    叶从意这才看到谢元丞脸上的被拐杖打出来的伤,可她怪不了那个老婆婆,只能恨声说:“罗义初和冯立果一样,都该死。”

    谢元丞说:“快了。”

    恶人自有天收。

    他们的死期就快到了。

    第二十四章

    不知是怕叶从意没听清楚还是强调给自己听,谢元丞又说了一遍:“快了。”

    不出意外就在这几日,他们必定可以拿冯立果和罗义初二人的项上人头来祭奠所有无辜惨死的亡魂。

    “可我怎么不信呢?”

    漆黑的夜色中,一道突兀的公鸭嗓蓦然响起。

    叶从意和谢元丞神色警觉,几乎同时扭头看过去,却并没有找到声源处,更没有看见说话的人在何方。

    叶从意忽然想起什么,压低声线问谢元丞:“从进这个巷子起 ,一路跟着我的人不是你?”

    “不是我。”谢元丞神情严肃,低声反问,“有人跟了你一路?”

    谢元丞没有说谎。

    大意了。

    叶从意从碰到谢元丞的那一刻,下意识以为一路上的动静都是谢元丞闲的没事干故意吓唬她的恶作剧。

    她又想到那句“打劫”。

    好吧,他确实是闲得慌。

    但正是因为被谢元丞闹上这么一出,她才先入为主把一路尾随自己的人当成是谢元丞。

    “应当是颜姑娘那边出了状况。”叶从意迅速做出判断,又拔高了音量对着空气说,“阁下躲在暗处听墙角的行为可不是君子所为。”

    公鸭嗓说:“我本来就不是什么君子。”

    狭窄的巷道荡着回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一丝空灵。

    谢元丞皱着眉没出声,只是轻轻一拽,把叶从意带到自己身后。他本来就比叶从意高出大半个头,这么刻意一挡,叶从意几乎完全被他的身形盖住。

    公鸭嗓又说:“我劝二位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原地,这条巷子的出入口,都围满了我的人。”

    “这就没意思了,”叶从意在谢元丞身后说,“罗义初,罗大人。”

    公鸭嗓再次响起:“早就听闻京都来了几位见多识广的贵人,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寥寥数语就能猜出本官身份,实在令本官佩服,佩服。”

    罗义初一边说着佩服,还一边象征性的鼓了几次掌。最后一道掌声落下,罗义初从不远处墙檐内院的一颗榕树上冒头,脚下一点,安然落地。

    他轻功很不错。

    谢元丞审视着他。

    只是夜色太暗,实在看不清他的真貌。

    罗义初“啧”了一声:“这位公子摆出这架势,感觉怪凶的。”

    谢元丞开口:“颜酉姑娘呢?”

    罗义初摇头,说:“本官不与你说话,让方才那位姑娘来跟本官讲。”

    谢元丞拳头一紧隐隐有冲出去与其对干的趋势,却被感受到身后叶从意温热的掌心裹上他的手,轻轻拍了拍,柔声道:“无事。”

    谢元丞稍稍冷静下来。

    叶从意从他身后站出,说:“那么请问罗大人,你把颜姑娘怎么样了?”

    “她啊。”罗义初故意停顿了一下,说,“她可是本官至交好友的相好,自然是分毫未损,本官还好吃好喝地招待着她呢。”

    他张口闭口“本官”实在让叶从意听得心理不适。

    “怎么,姑娘不信?那让姑娘看看本官是不是在骗你。”罗义初说完就从怀中掏出鸣镝朝空一放,尖锐刺耳的响声伴随着火光从铜筒中射出,在空中划过一道金白的光线又迅速炸开。

    不多时,一队私卫押着颜酉从罗义初身后不远处慢慢走来。颜酉被塞了满嘴的布团,一路都只能发出“呜呜呜呜”的声音。

    看颜酉脸上神情叶从意莫名觉得,如果这时候的颜酉能说话的话,那一定是在骂人,而且应该骂得挺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