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王府通房上位记在线阅读 - 王府通房上位记 第46节

王府通房上位记 第46节

    见令婉看了过来, 小家伙还挥舞着小手, 发成啊啊啊的声音, 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 好像在说“母妃你看,我很厉害吧”

    令婉欣喜的鼓掌, 福宝好棒尚未说完, 小家伙就站不住了,一个踉跄着, 摔个屁蹲就坐了下来。

    有了这个开端, 之后的日子里,小福宝每日都要自己站起来一会,就算撑不住自己, 站起来一会就会摔倒也依旧乐此不疲的一遍遍起来, 坐下, 起来在摔倒。

    随着小家伙站立的时间越来越久, 燥热的天气也在一点点的褪去, 伴随着两场大雨落下, 夏天正式的结束了。

    这个时候, 小福宝已经不再满足只是站了了, 他已经能踉踉跄跄的走上几步了。

    摇摇晃晃的样子好像一个企鹅, 每每看的照看他的侍女既紧张又兴奋的,小福宝的每一点进步看在令婉的眼里,都格外的欣喜感动。

    原来看着一个孩子长大,是这样美好而有意义。

    比起同龄的孩子,小福宝各个方面的发育都要快人一步,为此令婉觉得,大概是自己怀孕的时候补充的营养起了作用,以及那些胎教方面的功夫,都没有白费。

    然而看在镇南王眼里,这些都是应当应分的,他的孩子,就是天生的会比别人聪明伶俐,智高一等。

    以及,因为令婉是个好的,所以她生出的孩子,便也格外不同,更会觉得,小福宝本身就是生而不凡,注定是个与众不同,快人一步的优秀孩子。

    令婉不愿打击他的自信,也更喜欢他那归结于小福宝生而不凡,福气满满本就不同寻常的论调,倒也不会多说什么。

    很快,外面刮起了凉爽的秋风,南地的粮食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收获,今年又是一个好年头,南地依旧粮食仓实,百姓富裕,商贸往来,络绎不绝。

    军队更是一派严明,去年打了几场仗后,士兵们的面貌更是肃然一新,平日的训练里也更多了几分刻苦和血性。

    和南地的欣欣向荣不同,朝廷那边,先是江西盗匪横行,后是北方洪涝之灾,缓解之后又催生瘟疫,好不容易这些事情眼看着快消停了下来,偏偏今年又出现了大规模的科举舞弊,弄得朝廷上下,一片风声鹤唳。

    昌德帝更是年纪轻轻的,就被气病了两场,连累的太医院上下,也搭进去了不少的人。

    朝廷不安,百姓就更是疾苦,总之,除了南地这边尚且无甚影响还是一片乐土外,今年朝廷内外,可谓动荡不安。

    入冬后,南地很快就飘起了第一场雪花,前院里,镇南王刚刚吩咐下去一干事等,披着大氅正要往出走的时候,收到了侍卫快马加鞭的送上来的京城信件。

    镇南王接过书信,脱了大氅,重新坐了回去,信是远在京城中的老王妃寄过来的,信中问候了镇南王的身体,南地的生息,再有就是热烈的表达了对小福宝的喜爱之情了。

    上一次,镇南王给太妃去信的时候,还是小福宝刚刚会独自迈着步子简单的走两步的时候,那时候镇南王特意着人画了两张福宝的画像过去,令婉还亲笔写了一封儿子的趣事,被镇南王附带在信中,不远万里的送到了京城王府里。

    老王妃接到关于孙儿的信后,喜得跑到老镇南王设在京城王府的灵堂里直接哭了一场,出来的时候便命人准备了一箱箱的玩具衣服等等。

    这次信中,老王妃便说了这些,她给小孙儿准备的各色东西,都已经让人运了过来,但路途遥远,肯定是要比信件晚上一些到的。

    老王妃的信中,无非就是这些家长里短的琐碎事情,对于朝廷朝政上的那些事情,只字未提。

    只不过在信上,透过老王妃说的那些谁家哪天办了什么宴席,她在宴会上见到了谁家的后辈,哪家的小姐嫁给了哪家的故人,谁家的府里生了下一代这些琐碎小事中,镇南王还是能粗浅的了解到一些朝廷世家间争斗起伏的情况。

    看完了信,镇南王眼神深远,看着京城的方向遥遥的望了一会,嘴角缓缓的,缓缓的露出一个很难让人看的懂的玩味笑容来。

    走出前院后,镇南王去了王妃的茂名居。

    茂名居里,王妃捧着手炉,也在读信,信是萧家送进来的,萧王妃的母亲所写,信上的内容无非是那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催着王妃早日生个孩子出来,如果自己实在生不出来,干脆找个女人来生。

    和萧家一直千方百计的撮合着王妃让小萧氏得宠生子不同,王妃的母亲则是建议王妃随便找个什么女人都好,哪怕是她身边的丫头呢,

    贱籍自有贱籍的好处,只要能生下儿子,她就可以想办法去母留子了,到时候把孩子抱在自己的身边从小养着,还怕孩子和自己不亲不成,只要从小养在自己身边的,和亲生的也没什么区别。

    有了孩子,王妃的位置自然就会更稳固了,只要那孩子认萧家这个外家,有没有萧家的血液又有什么关系,也只有这样,王妃自己家这一脉在萧家的地位也才会更稳固。

    比起萧家人的那些血脉延绵的想法,王妃母亲明显更注重自己和女儿的利益。

    王妃看了信,却是微微皱眉,对于母亲的心思,她虽然理解,却颇有几分不赞同,若是有可能,她还是更倾向养个有萧家血脉的孩子的。

    除了催她赶快养个儿子以外,王妃的母亲还提到了家中四房的一个庶女,如今不过十五岁,正值婚期,不知道怎么弄得,竟是被京城文昌侯府的一位嫡出公子给看上眼了,不愿千里的过来求娶。

    萧家人自然动心,嫁出一个庶女而已,就能和京城侯爵做姻亲,再没有比这更赚的事情了,然而王妃的母亲对此却是有些忧心,因为她听说,镇南王府和文昌侯府,是经年的老对头了,

    萧家已经有王妃了,况且他们本就是扎根南地的世家,如今却又要千里迢迢的嫁个女儿给京城的文昌侯府,哪怕只是个区区庶女,也难免让人觉得心思不纯。

    很难说镇南王会不会因此不满,家里人根本就没打算把这件事和身为镇南王妃的女儿商量,直接就做了主。王妃母亲此番更是偷偷透露给王妃知道的。

    看到这些,萧王妃心底不由划过几分钝痛,险些掉了眼泪“还是母亲最疼我”

    王妃拿着信件,喃喃自语,心下多少有些对萧家失望,然而再失望,那也是她的家族啊。

    她的情绪尚且来不及放纵,便听到下人来报,镇南王过来了。

    王妃连忙放起信件,收敛了情绪,起身去迎接镇南王。

    “冬雪,去上热茶,外面天气冷,王爷怎么冒雪过来了,怎么也没让人抬了轿撵”王妃一见镇南王,连忙说道,边说边帮其脱下浇满雪花的大氅,

    “不过是下点雪罢了,不碍事”镇南王不甚在意的说着,没等王妃,直接进了内室坐了下来。

    门口处,王妃刚刚收拾好大氅上的雪花,把大氅挂了起来,内室里,冬雪已然上好了热茶,镇南王正端着茶水抿了一口。

    喝了口热茶后,镇南王对着王妃的方向开口:“好了,交给下人们忙活吧,王妃过来坐”

    王妃闻言,听话的走进来坐下。还不等她开口说话,镇南王已经开口:“本王刚刚收到了母后的来信,母后在信上很是关心福宝,长安那孩子不提也罢,说起来,福宝也算是本王的长子了,这么多年,王府也就仅得了这么几个孩子,也难怪母后对福宝挂怀”

    王妃听着镇南王的话,放在身前的双手不由握紧,心里更是已经不知是何滋味了,她勉强的露出一丝笑意,开口道:“福宝那孩子招人喜欢,若是母后见了定然喜欢的不得了”

    镇南王闻言微顿,随即开口,听不出什么情绪的说道:“福宝虽好,只他一个,到底单薄了些,况且福宝并非嫡子,纵使那孩子再好,也比不得嫡子重要……”镇南王说着,看向王妃,眼神晦暗,很难让人窥见他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王妃心中一颤,隐隐心慌,她微微苦笑,随即一脸愧疚的说道:“都是臣妾不好,嫁给王爷多年,却一直无所出,臣妾……臣妾对不起王爷”

    王妃说着,声音已经带了几分哽咽,镇南王伸手,隔着小桌,握住了王妃,安抚她道:“好了,这也不是你的错,不要自责,本王也没有怪你的意思,只是想着,子嗣之事,到底也是一桩大事,府里如今只有大丫头和福宝两个孩子,终究不妥”

    作者有话说:

    第78章 主动献美

    寒冷的冬日, 天空中飘着大朵大朵的绵白雪花,茂名居的内室里,地龙烧的正旺, 屋子里的温度暖和和的让人舒适, 窗边的金蟾铜炉里,松木香正在缓缓的燃烧着, 飘荡出一缕缕袅袅的香烟。

    镇南王夫妻两人, 对坐在软塌上, 镇南王宽厚粗粝的大手正握着王妃的纤长五指, 岁月的流逝雕琢, 曾经的纤纤玉手如今已经不再嫩滑细腻,而是变得皮肤松散, 布满细纹。

    成婚十余载, 两人还是头一次如此郑重其事的坐在一处,谈起王府的子嗣大事来。

    说着心急的话, 但镇南王的脸上却看不出丝毫着急的情绪, 倒是王妃,哪怕有着镇南王的安抚安慰,哪怕她极力的让自己保持着镇静, 可她的心里, 却依旧是慌乱的紧。

    胸腔里剧烈跳动着的心脏正在扰的她心神不宁, 坐立不安。

    王爷说不是她的错, 就真的不是她的错了吗?王爷让她不用自责, 可是她怎么会不在意, 不自责呢。

    且不说她是王府正妃, 就是普通人家的宗妇主母, 哪家的妇人不需要承担起生子的重任呢。

    要知道, 七出之条的第二条,就是不能生育子女,不能做到传宗接代的责任,更何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而七出之条的第一条,就是不孝。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自己都不是一个合格的王妃,哪怕王爷因此休妻,世人亦是不会怪罪,她也无话可说。

    这样的境况下,王妃焉能不心慌啊。“王爷,臣妾……臣妾愧对王爷厚爱,府中只这两个孩子,是臣妾失职,是臣妾失职啊”

    王妃一味的承认错误,眼泪不断的涌出,却是毫无建设性的意见,镇南王皱眉,有些不喜她此刻的哭泣:“好了,你是王妃,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

    镇南王脱口而出的话语里带着几分明显的不耐,王妃几乎是瞬间就止住了哭泣,王爷不喜什么,夫妻十余载,她自然一清二楚,此番不过是忍耐不住罢了,她拿起手帕擦拭泪水,只觉周身寒凉。

    见王妃止住了眼泪,镇南王这才不紧不慢的说道:“本王说了,不是你的错,子嗣不丰,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也是本王考虑不周,现下只大丫头和福宝两个,你平时多照应些,然他们毕竟不是嫡出子女,咱们王府,总是要有嫡出的子嗣的,关于这个,王妃怎么想?”

    镇南王一脸问询的样子,看的王妃心情很乱,有那么一瞬间,王妃甚至感觉到了害怕,她害怕镇南王说出什么让她承受不起的话。

    好在没有,也不会有的,她是老王爷定下的,明媒正娶的王妃,夫妻这么多年,除了子嗣一事,其他方面王妃自认她没有丝毫不妥之处。

    稳住了心神,略略思考后,王妃开口道:“这么些年,臣妾无时无刻不盼着有个自己的孩子,只是一直不得愿,臣妾的身体……也不知还能不能有这个机会了,臣妾想着,若不然,再给王爷抬上几房妾氏……甭管谁生下孩子,臣妾抱养在身边照看,记在臣妾名下,王爷觉得如何?”

    镇南王微微挑眉,他本以为王妃又会提起小萧氏来,不曾想这次倒是通透了起来。

    说实在的,镇南王早就已经厌倦了小萧氏,更是不喜萧家反反复复的耍着小心思,若不是看在和王妃多年的情分上,小萧氏早就被他赶出府去了。

    如今王妃在萧家一事上终于算是有了几分进步,镇南王很欣慰,他拍了拍王妃的手背,

    赞赏道:“你能这样想很好,子嗣之事,你也不必为难自己,不论是谁的孩子,这府中的子嗣,你都是他们的嫡母,他们将来自是要尊重孝敬于你的,妾氏的事情,王妃看着办吧,只要有了孩子,抱到王妃身边,便是你的孩子,本王的嫡出子嗣,任谁也不能轻视了去”

    镇南王的话,也算是认可了王妃的做法。

    王妃听着,说不出究竟是不是该感到高兴,只是看着王爷满意的眉眼,王妃心里也是松了口气,不自觉的,便也多了几分欢喜。

    子嗣之事,两人也算有了基本的共识。

    “陪本王下盘棋吧”镇南王语气轻松,突然有了和王妃对局的兴致。

    王妃自然是欣然允之,笑着开口道:“王爷棋艺高超,臣妾尚未开始,都已经预料到结局了”

    “王妃过谦了,你的棋艺,在女子中,已然是高超的,本王还记得,当年新婚,你我对局,王妃也曾略胜一筹”镇南王想起往事,不由笑道

    王妃闻言一怔,若不是镇南王提起,她都快忘了,自己还有过那样的时光了……

    是了,棋之一道,本就是她擅长的,只是后来,倒是一点点的没了当年的本事,却是不想,王爷竟还记得……

    王妃险些涌出泪光,她连忙收敛情绪,勉强笑道:“好些年的事情了,那时候臣妾年轻不懂事,不曾想,王爷倒是记得”

    镇南王自然是记得的,他的王妃,虽然不是绝顶美貌,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德言容功,亦是不俗,要不然,当年老镇南王也不会相中萧氏,给他聘做王妃。

    “本王自是记得的,王妃从前,琴棋书画,样样不差,只是如今,倒是不比从前上心了”镇南王说着,落下一子。

    他依稀还记得,刚成婚时的王妃,羞涩美好,温柔小意,虽然谈不上多喜欢,倒也让他满意,两人那时,也算缠绵悱恻,琴瑟和鸣。

    重要的是,王妃大方得体,端庄贤淑,言行举止都合乎一个王妃该有的典范。

    数十年过去,如今的王妃,依旧算是一个合格的王妃,只是如今,两人之间的相处越发的淡薄了,王妃自身,也到底是逊色了许多……

    “从前年纪小,难免喜欢争强好胜”萧王妃想起从前的自己,一朝成为王妃,自是想着处处都不输于人,便逼着自己,样样出色,只可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自从管了这王府的中馈大权,就已经用去了她太多的精力,何况后院里,还有那么多的女人要平衡……

    “如今年纪大了,可不就少了些闲情逸致”王妃淡笑着说道,显然并不觉得自己的改变有什么不好,她稍稍费了几分心思,把手中的棋子下到了一个巧妙的位置。

    镇南王当即就发现了她的心思,反手落下同样巧妙的一子,琴棋书画那些,不管是本事才艺也好,还是闲情逸致的玩意也罢,抛开这些杂七杂八的,王妃于他,总是不同的,镇南王如此想着,心念微动。

    两人说起从前,倒是多了几分温馨,王妃想到从前,也多了几分谈性,一盘棋很快下完。

    虽然此番王妃也算尽力了,到底水平有限,结果自然还是镇南王赢了,不过或许因着王妃用了几分从前的劲头,这盘棋,王妃下的用心用力,镇南王自然也多了几分趣味,下的高兴,毕竟就算是赢,谁不喜欢更强的对手呢。

    下棋过后,就到了晚膳的时间,这日的晚膳,镇南王和王妃一起,就在茂名居里用的,夫妻两个,今日倒是难得的找回了几分初时相处的情谊,气氛旖旎,很是美好。

    这日晚,镇南王自然而然的准备留宿在茂名居里,眼见着要休息的时候,王妃想着之前的谈话,犹犹豫豫的,最后到底理智战胜了情绪,硬下了心肠,命人把冬梅和冬月叫了进来。

    看着镇南王的心情不错,王妃笑着上前,开口道:“王爷,臣妾身边的几个丫头,冬梅和冬月正是花季,且姿色不俗,臣妾想着,不如今日,就让她们之中的一人,侍候王爷可好?”:

    眼见着王妃一脸笑意的过来侍候自己就寝,镇南王难得的起了几分怜惜之心,就在刚刚,他心里还在想着王妃的好处,结果此刻,王妃这话一出口,镇南王什么心思都没有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之下,他的王妃竟然说出了如此贤惠的话。

    他不由敛目抬眼,已经看见了内室里多出来的那两个颜色娇嫩的侍女,一个恬静怡人,一个笑颜如花,此刻正眼巴巴的看着他,一副娇羞又激动的模样。

    在看身旁的王妃,对自己那满目关心,情意绵绵的虚情假意也是让人可笑,镇南王突然觉得索然无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