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清穿之德妃的宫斗路在线阅读 - 清穿之德妃的宫斗路 第39节

清穿之德妃的宫斗路 第39节

    太皇太后似乎做好心理准备了,在一天精神难得不错的日子将皇上叫过来,祖孙两人躲在房里不知说了什么话,芷嫣只知道在那时后,皇上比以往更难过了,尽管这种难过不为外人知悉,可多年相处,她性子最敏感,当事人没有察觉的情绪她都能有个判断,更别说皇上这种近乎外溢的情绪。

    这时候说什么好听的话来劝说都没用,芷嫣也只是在皇上劳累一天过后,命人将煲好的鸡汤送给皇上,她想让皇上知道,总有人会陪着他的,这种感情未必是太皇太后给予的长辈情,但相互陪伴的感情也是可以长久不衰的。

    鸡汤温度正好,上面铺着一层薄薄的油,看起来诱人又美味,东西简单,但胜在用心,鲜香的葱花撒在汤水上,是盛出来刚刚好的味道。

    梁九功将汤水放在皇上面前,“皇上您且用了吧,这是德妃娘娘亲手做的,您喝了,德妃娘娘放心,太皇太后也放心啊。”

    “德妃有心了。”康熙没有动用面前的鸡汤,几个月下来就算再厉害的身体也会疲累的,他知道皇玛嬷是寿命将近了,可为人孙的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长辈离去。

    那些蒙古私怨倒是在其次的了。

    但是今晚他是难得放松了,兴许是知道还有人在默默关心他吧。

    康熙问起:“十四那小子不会闹吗,这些时日确实是辛苦德妃了。”

    梁九功小心翼翼道:“闹是闹了,但两位阿哥都是厉害的,每次都能将十四阿哥哄好。”

    康熙惊异的抬了抬眼,“怪不得德妃这几个月看着还游刃有余的,原来还有老四小八帮忙。”也只有她才敢这么做了,性子好似从来不会受到宫里人影响,天性里总有一种紫禁城拘不住的自在。

    梁九功在心里默默补充道:不仅如此,还有七公主八公主被布贵人抱养,十三阿哥被章佳庶妃抱养,只有德妃娘娘想不到的,没有她做不到的。

    康熙笑了一声,“都随她吧,她这些年哪有整日都守着一人的情形发生,不说她,朕都有些累了。”

    说罢,将那碗鸡汤喝的干净利落。

    最后有些惊奇,德妃的手艺还不错,“该天朕得让她多给朕煮几碗了。”

    梁九功低头,听闻皇上这话立马将德妃娘娘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德妃娘娘实在不容小觑,以往那么多娘娘送些汤汤水水过来就没见到皇上有想喝第二次的时候,更多时候是便宜了他这个奴才。

    而且最反差的是,德妃娘娘平时从没有给皇上送过这些羹汤,但偏偏这一次在其他妃嫔不敢打扰皇上的时候,送这一次就让皇上上心了。

    真是搞不懂了,梁九功心里难解,这对他来说着实是难题,改日他兴许能在德妃娘娘面前取取经呢,在皇上面前伺候,也要有个解语花的能耐啊。

    不然他怎么能赢过那么多太监,当上皇上身边最信任的贴身奴才,这都得靠揣摩人心。

    ……

    康熙二十八年春,太皇太后溘然长逝,但由于身边人早就做好心理准备了,并没有多意外,苏茉儿含着眼泪目送自家格格离去,然后盖上白布。

    此后就是一系列长且繁琐的祭拜之礼,但在祭礼上,皇上极为诚恳跪拜,后妃们也在皇贵妃的带领下跪在棺材前守灵。

    太皇太后生前享尽富贵,走过的路有不平之处,但都一一迈过那道坎了,如今死后极尽哀荣,人生也算圆满了。

    太皇太后能辅佐两代帝王已然是厉害人物了,不知这下一代帝王会是谁。

    芷嫣默默想着,历史已经被改变太多了,以往的预见不足以让她肯定这一切都是往原来那个方向发展的,唯独此刻的心平浪静足以让她有信心度过今后的半生,盼老人家能够庇佑吧。

    她又拜了一拜。

    ……

    太皇太后逝世留下来的痕迹慢慢被消除,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紫禁城又慢慢恢复以往的平静无波。

    只除了发生胤禩总是在休沐时过来找小弟弟说话,大福晋的身孕已经差不多五个多月了这些变化,其余时候还是那么平静。

    当然有些事还是被影响到的,像是一开始提及到的太子婚事一事,经由太皇太后逝世一事,皇室宗亲都得跟着守孝三年,太子本来既定的婚事也得跟着往后一延。

    天下人都在看着太子,太子若是赶在这当口非得要娶嫡福晋,那就不是一个不孝的形容就能说清楚的事了,就连皇上都将选秀的年限往后一拨,一个储君就不要多想了,只能说时间太凑巧了。

    哪怕太子早成亲一个月也好,现在是想成亲都不太可能,唯独大阿哥是对这事欢欣鼓舞了,等太子娶妻进门,他都不知有多少个嫡阿哥了,何惧太子会抢先一步生下嫡长孙。

    这些算盘打的挺美好的,直至大阿哥第二个孩子仍是个格格时,他整个人都僵住了,惠妃面无血色召开孩子的满月宴。

    于是大福晋又开始调养着身子,这次怀上身孕的时间长了点,大福晋时隔半年后才再次怀上孩子,这得之不易的第三胎让这对年轻的夫妇又提起对嫡长子的希望。

    只是这第三次艰难生下的孩子仍是个格格。

    这次不光大阿哥怀疑人生了,惠妃都恨不得以头抢地耳。

    太子更恨不得出现在大阿哥面前嘲弄他只会生女儿了,小侄女还是挺可爱的,但胤禔这家伙老是在他面前提起他无法娶妻一事,就是活得不耐烦了。

    但只要太子还没娶妻,还没生下嫡阿哥之前,大阿哥都没有放弃希望。

    赶在康熙三十一年春,他总算又让大福晋怀上第四个孩子了,这次大阿哥非常肯定,之前的三个孩子不过是意外,第四个孩子定是个阿哥。

    宫里人觉得这场戏实在是太有意思了,都觉得戏台子编排的戏没有惠妃这一家子上演的有意思,大福晋一次赶着一次怀孕,也不怕彻底损了身子,而且一下子养那么多孩子,那都是些精细活,这才为人母多久啊,竟是在五年内怀了四个孩子。

    大阿哥看着对大福晋还是不错的,毕竟是嫡妻,且身边没有吹枕头风的妾室,一路相互扶持倒也不失为一件好婚事,但就是对嫡长孙的执念太大了,大福晋才甘愿一次又一次快速怀上孩子。

    到底这天底下有权有势的男子身边只有一个妻子相伴的情形难见,且对那个妻子来说实在是太动人了,大福晋就是如此,在她眼里只要大阿哥身边没有妾室一日,这般生儿育女的日子过下去就是极美好的了,就算连续几年不停怀孩子生孩子又如何。

    当然在这一年三年守孝过去,太子的婚事也该提上议程了。

    但与此同时还有三阿哥胤祉以及四阿哥胤禛的婚事要决定人选了。

    三阿哥胤祉的嫡妻人选很快被皇上定下了,为都统、勇勤公鹏春之女董鄂氏,也怪不得皇上如此着急了,这年三阿哥已经十六岁了,再不提起婚事怕是迟了,太子的婚事好歹还是早早下了旨。

    三阿哥的嫡福晋家族势力是极好的,甚至于比大福晋的背景还要好,毕竟三福晋的家族是董鄂氏中地位最高的一脉,还是“满洲八大家”之一,出身极显贵,这个出身甚至都能当得太子妃了,只是在这个节眼点下,也没多少人要关注三福晋了,最受关注的是太子即将迎娶嫡福晋一事。

    而四阿哥这儿还能缓冲一下,毕竟前面还有两个兄长还没成亲,万事不急。

    可芷嫣看着皇上递给她的一沓名册,眉眼忍不住抽了抽,“皇上,您这是什么意思?”

    让她来选儿媳妇?还把名单放在她手中了?

    康熙理所当然道:“你就看看哪家贵女合你眼缘,朕让她进门当老四福晋。”

    “再不济你实在找不中你心悦的,朕记得你大哥家正好有一女儿和老四差不多年纪,让她进门当了格格,日后生了孩子以子册封侧福晋也不是不行。”与爱妃同族,应该是得爱妃心意的吧。

    等等,芷嫣扶额,“皇上,您要知道不是妾身选媳妇,是胤禛要选媳妇。”怎么能将事情说的这么简单,而且她也不需要大哥的女儿进宫当胤禛的格格,要真这么发展,这亲缘关系得多乱啊。

    “老四还敢对亲额娘选的儿媳妇有意见?”康熙皱眉道。

    “没,妾身不是这个意思。”芷嫣吸气,“那妾身谢过皇上了,妾身会好好找的。”

    这年头还真不好不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不了她找来胤禛一起看了,以后携手走一生的嫡福晋怎么可以让她说了就算,如果胤禛不过来,那她就让胤禩过来帮忙选,胤禩与自家四哥相处那么多年,应该是知道他喜欢什么类型的女儿家吧。

    “那就好。”康熙看着挺愉快的,“到时看中了再同朕说,朕看看有什么不妥。”

    “知道了皇上。”芷嫣神色肃重,看着手上的名册,仿若千斤重,看来不仔细看看是不行了。

    不过儿媳妇啊,当初胤禛那孩子只会哇哇哭叫,一眨眼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竟是到了娶妻的年纪了。

    芷嫣眼里闪过一丝怀念,那时也是她来到这个朝代的伊始。

    作者有话说:

    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第47章

    选儿媳这回事压根就不需要她亲自动手, 在将胤禛胤禩两兄弟押过来以后,芷嫣一手抱着胖娃娃,两边各自依附一个女儿, 还有一个胤祥在桌子上坐着, 一切都很美满。

    芷嫣拿起胤禩最爱的驴打滚逗了逗和吉里,和吉里义正言辞拒绝了一次, 然后“啊呜”一口就将驴打滚吞下去,所幸芷嫣是将糕点分成几块才递给她吃的, 不然按照这种吃法, 别被噎着或是呛着已经算好了。

    瑚图里拽了拽额娘的长袖, 在额娘看过来后指了指自己嘴巴, “啊”的一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全程没有半句话, 模样很是矜持。

    芷嫣会心一笑,将一旁的马蹄糕拿过去,分成三四瓣放进她小嘴里。

    瑚图里点了点头, 表示自己很满意, 还学额娘平时摸她头的样子摸了摸额娘的头发,芷嫣配合的低下头,被小手一下两下抚摸着, 成全她顺毛的欲|望。

    坐在一旁桌子上的胤祥也想吃点心,想吃额娘喂的点心, 只是他还没开口, 芷嫣就看过来了, “胤祥想吃哪个?”

    胤祥不好意思的抿抿嘴唇, 但眼睛一下子亮起来, “额娘, 这个!”

    芷嫣顺着他的视线一看,是桂花糕啊。

    她将桂花糕都掰开了,但只递过去一小块,还耐心劝说:“胤祥,你比你jiejie小,吃不了太多的,当心晚上积食。”

    这话不是说假的,只是无关年龄大小,胤祥消化能力不太行,也不像两个jiejie一样活泼好动,一直坐着或是躺着根本就不便消化啊。

    胤祥理解的点点头,“儿子知道!”

    芷嫣怜惜他小小年纪就懂得戒口,没了童年的趣味,顺手摸了摸他的脸蛋儿,“过会儿额娘给你煮糖水喝。”

    “好欸。”胤祥高兴的咧开嘴。

    最小的胤禵一下子不满了,他从开始看到现在,看着额娘喂二姐吃点心,又喂了大姐,他以为下一个就是他,没想到额娘又注意到十三哥了,好吧,十三哥比他大,是能比他早吃点心。

    可额娘在喂完所有人以后就单单忽略了他,额娘真的是好过分啊。

    感受到怀中胖娃娃的挣扎后,芷嫣后知后觉、装作无事发生,非常浮夸的将一旁酸酸甜甜的拍青瓜夹起一小块,放在胤禵口中,缓声问道:“好不好吃,好吃额娘再给你吃。”

    “好吃!”

    好吧,额娘刚才也不是故意不给自己吃的,胤禵鼓了鼓腮帮子,非常用力的对付起拍青瓜,腮帮子一嚼一嚼的停不下来。

    一切都那么的美满,家庭和乐,只除了坐在地上的两兄弟,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焦头烂额,与在炕上光鲜亮丽的额娘形成鲜明的对比。

    胤禩不满嘀咕道:“四哥,咱们是不是失宠了?额娘半天都没有看我们,还将好吃的都给弟弟meimei吃了,小爷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啊。”

    他绝对不相信自己是吃醋了,他只是觉得一旁的弟弟meimei实在是太吵闹了,吵得好像他们不在同一个地方似的,这不对,他明明也是永和宫土生土长的好男儿,为什么额娘没有想过他还有一个二儿子在一旁饿着呢。

    四哥饿着了不要紧,关键是他这个最讨额娘喜欢的儿子饿不得啊。

    胤禩心里为自己默哀,顺手再度翻过名册的另一页。

    胤禛板着脸,“你还小了?弟弟meimei最大的也不过六七岁,你将自己缩小出现在额娘面前,额娘定会心软的。”

    搞得他好像不想额娘温柔以待似的,可那么多弟弟meimei嗷嗷待哺,额娘怎么可能顾得来!

    爱新觉罗·嘴硬·冷面阿哥·胤禛非常傲气的想着。

    “得了四哥,你也别光说我了,咱俩都是半斤八两。”胤禩愁断了头发,他以前都是一任性少年郎,短短三年时间就将他变成现在需要给四哥看四嫂人选的阿哥了。

    他真的不是红娘啊。

    顺带着额娘还让他好好看看自己的媳妇人选,若是有喜欢的就先让皇阿玛下旨,等再大两岁就让娶进门——他真的没有心急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他只想看着四哥娶妻生子,他还不想娶媳妇的。

    娶了媳妇他就再也不能在额娘皇阿玛面前任性了。

    胤禛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有看中的吗?你心目中的四嫂。”

    说这话时,胤禩是毫不怀疑他四哥会将他的话奉为圣旨,然后对着额娘说就这个了。

    呵,谁叫四哥现在对儿女之事没有什么兴致,前头他记得有皇阿玛特地赏给四哥的侍妾格格宋氏,可四哥只去了三四回而已,对这种事不热衷他难不成还指望四哥对自己媳妇也热衷啊!

    “没有!”胤禩眼中透露的意味很明显,要看你自己看,不要扯上小爷。

    胤禛微微叹了一声,这种事不是额娘皇阿玛说定的吗,怎么在他这儿就换了一种说法,额娘还能不能对他的婚事上心一点,可转念一想额娘已经对他婚事非常上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