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继承一座植物园后在线阅读 - 继承一座植物园后/我的植物园爆火全网 第232节

继承一座植物园后/我的植物园爆火全网 第232节

    总之,观察它们的习性很有意思。

    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

    在此之前,叶晗从来没有体验过观鸟的乐趣,相信绝大多数人也和她一样,从未有过这种体验。

    那就让他们在花间集体验一次!

    对于游客而言,一定会是难忘的经历。

    做起来应该不难。

    在栈道附近找到最佳观测点,搭建简单的观景台,安置专业的观鸟仪器,并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帮游客调整角度。

    或许观察其他鸟类需要机遇,但鹭鸟应该都能观测到,在水杉林中到处都是。

    计划可行。

    叶晗想了想,准备明天就安排下去。

    一些专业设备的购买可以咨询观鸟站的曹主任,他肯定对这些非常了解,没准能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还要印制一些花间集的鸟类图鉴,在观景台周围放置介绍牌,方便大家更好的认识它们。

    可以当做一个小刊物发行,每个月一期,介绍新的候鸟。

    植物图鉴也要做。

    如今花间集的植物种类越来越多,进行分类汇总很有必要。

    这也是花间集的特有刊物,一个特殊的纪念品。

    竹筏取消了,那么这套图鉴就当做送给尊享vip的补偿。

    到时候做成套装的样式,包装精美,应该很有意义。

    叶晗笑了笑,就这么办。

    第130章 水杉林与观鸟

    决定之后, 叶晗第二天便将事情安排下去。

    鸟类图鉴,先收集经常观测到的鸟类资料,等保护协会和林业局的人员统计好种类的统计,再进行细化。

    植物图鉴的收集虽然繁琐, 但花间集本就在植物介绍方面做得十分出色, 每种植物旁边几乎都有介绍牌, 方便游客了解植物的特性。

    柳艺所在的宣传部门也存有大量的图片和视频, 加上摄影展的获奖作品,资料方面无疑是充足的。

    最大的问题是, 花间集第一次制作刊物,对于排版和内容选择方面经验不足。

    为此,叶晗和王芸商议,决定招聘一位杂志社的资深编辑来补足缺口。

    相信有专业人士加上整个部门的配合,一定能够很好的完成工作。

    当然激励也必不可少。

    以如今花间集植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将它们一一汇总、排版、配图,绝对是个大工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容小觑。

    叶晗预计花费3-4个月,争取赶在春节前作为节礼赠送。

    即使如此,从工作量来看也十分紧张。

    为了保证植物图鉴的完成度和精细度, 叶晗参照科研人员的奖励制度,单独设立了10万元的项目津贴。

    届时根据完成度和每人的贡献度予以发放。

    得到消息后,整个部门都沸腾了。

    原本宣传部门觉得任务很重,担心难以完成;有了这项激励, 一个个干劲十足, 加班加点的进行内容收集与甄选。

    10万的奖励/5个人, 完成项目后每人能分到2万!

    她们一定会把工作做好。

    叶晗也是重要的参与人员, 或者说刊物的总负责人。

    作为园长, 她可以说是对植物最了解的人,金手指的加持使她更熟悉每种植物的性格。

    除了图鉴,到时候还可以出个小册子,以绘本的形式介绍园内的明星植物,一定非常有趣。

    像傲娇的蟠桃树,害怕虫虫的白玉兰,部落大酋长王莲,算数不好的毛竹,糙汉子昙花花王;贪吃的马来王猪笼草,爱唱歌但噪音污染的鹤望兰,努力开花的东海浪花,萌萌软软的水蕨,急性子的朱红大杜鹃……

    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性格。

    想到它们,叶晗的心不自觉地柔软下来。

    植物也有自己可爱的一面,不输于这些活灵活现的鸟类。

    ……

    观景台的设立最重要的就是位置。

    等到曹主任一行到来,叶晗特意询问了相关要点。

    曹主任观察完中华秋沙鸭的习性后,来到码头所在地,环视四周:“在这里建造没问题,视野还算开阔。

    高度至少再提升2-3米,不然会被岸边的芦苇丛挡住。”

    “这两棵水杉上方没有鹭鸟栖息,最好把它们移栽到外围。移开之后,就能方便地观测到内部的湖心岛,避免遮挡……”

    曹主任站在高处调整了一下位置,让观察员记录现在这个角度观测到的鸟类种类。

    后续又做了几次调整,寻找最佳观测位。

    搭建观景台不仅要考虑视野和高度、观测角度,设备也非常重要。

    提起设备,叶晗昨天使用的望远镜,由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元主任提供,她随手查了一下,3000 。

    她使用的是便携式双筒望远镜,比较小巧;如果换成专业些的设备,基本要在万元以上,更好的品牌两三万也很普遍。

    若是想要拍摄鸟类照片,还要搭配性能较高的相机,一套下来至少四五万。

    看来是个烧钱的爱好。

    倍数高的单筒望远镜口径大,很重,放在包里便足够分量,为了观测时画面不抖动,最好的方法是用支架支撑。

    根据叶晗的调查,不少观鸟爱好者都是背着沉重的设备,去湖边找个合适的观测点搭建三脚架,一观测就是四五个小时。

    可见观鸟这项爱好不仅费用高昂,平时出行也很不方便。

    还不一定能观测到想要看到的鸟类。

    湿地和湖边的范围广阔,一望无际,鸟儿在空中飞来飞去,一不小心就会脱离视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捕捉镜头。

    而在花间集设立观测台,前来的游客无需花费资金、也不必携带沉重的设备,轻轻松松便能体验到观鸟的乐趣。

    湖心岛的鸟类种类和数目也足够丰富,能观测到不同种类的保护动物。

    叶晗对这一规划信心十足。

    在曹主任的帮助下,她很快选定了栈道附近的观测点,准备建造双层观景台。

    第一层供游客自行配备望远镜观测,第二层花间集提供仪器。

    保护协会的人员牵头介绍了设备供应商,能给到不少优惠。

    叶晗预备引入等级较高的专业设备,无论倍数、稳定性还是清晰度皆可圈可点,配合高清的摄影机,全套要20多万,还是优惠后的价格。

    她准备购买4套,光设备便是100万的支出。

    果然烧钱。

    曹主任看到安装好的设备时连道奢侈,伸手抚摸长长的镜筒。

    单一个镜头就要十几万,他在观测站工作这么多年,从没用过如此昂贵的设备。

    然而试用之后,不由得感叹贵的就是好。

    简直太清晰了,色彩鲜明,稳定性高,连鸟类的羽毛都纤毫毕现。

    足以去拍日常纪录片的程度。

    用这样的仪器观鸟,花间集真是大手笔。

    前来旅游的游客有福了。

    “…就在前两天,我市在花间集植物园的水杉林中,发现了极为罕见的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

    这是我市首次发现两只‘国宝鸭’,引起了相关保护部门和林业局的高度重视,如今正对这片水域进行重点监测。

    中华秋沙鸭,是存在于1000多万年前的古老物种,与我国的大熊猫、华南虎、滇金丝猴齐名,有“鸟中大熊猫”之称,如今数量极为稀少……”

    ——w市电视台为您报道。

    在曹主任带领的观测员经过连续的确认后,市电视台、省电视台、本地公众号等媒体相继爆出消息。

    官媒再次转发@花间集,国家林业局也录入了在w市发现中华秋沙鸭的记录。

    在业内引起一番轰动。

    中华秋沙鸭不仅罕见,且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被誉为“生态试纸”。

    它能在花间集植物园出现,说明那里的生态环境非同一般。

    上级部门迅速批准了关于在花间集建立鸟类观测站的申请,并根据提交的保护动物种类和数量、生态环境测评,将花间集的水杉林定为‘省级鸟类观测点’。

    直接从市级拔高了一个等级。

    同时派遣专家前来调研,并曹主任等五人驻站研究,对此极为重视。

    观察站的建设需要一定时间,林业局先在湖心岛和天鹅湖的后方建造了高塔,在顶部放置了摄像仪器,时刻监测这里的鸟类活动。

    叶晗对此乐见其成。

    她对野生鸟类的研究不多,园内也没有相关人员,有这些专家在,能够更好的保护这些野生动物,万一发生意外情况也能及时救治。

    ……

    中华秋沙鸭的报导吸引了众多观鸟爱好者的注意,纷纷带着设备前来拍摄。

    优美的风景配上游走于水上森林中的鸟儿,构成了一副绝美的画卷,他们不禁为自己拍摄的画面而惊叹。

    镜头中,不同种类的鸟类出镜率极高,飞翔、觅食、小憩、鸣叫、拍打翅膀、梳理羽毛等各种姿态全部能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