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继承一座植物园后在线阅读 - 继承一座植物园后/我的植物园爆火全网 第43节

继承一座植物园后/我的植物园爆火全网 第43节

    不得不说,真的很贵。

    资金一下子减少接近六分之一。

    在这样的花费下,她突然觉得330万的资金似乎也不算多。

    建造植物园真心需要庞大的财力支撑,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桂花园。

    叶晗想,等到那棵260余年的状元红桂花迁移过来并逐渐恢复活力;再配合丹桂的观赏性、以及金桂的十里飘香,应该可以作为一个特色花卉区了。

    再加上昙花馆,两个特色景区已经规划完毕,同时很有可能收获一株s级植物。

    这样看来,也挺值得的,引进了这一批桂花之后,每年都能观赏到很好的园景,闻到桂花香。

    树木挑选完毕,剩下的事情叶晗全部交给王洪年两人负责,他们有经验,不需要她多费心。

    两百多棵桂花树经过挖掘、运输、移栽等,至少要一周以上的时间。

    这也是叶晗今天先去挑选桂树的原因,其他盆栽花卉容易搬运,这种大树却不容易,大卡车每天需要数个来回,忙碌不息。

    叶晗下午回来的时候已经快5点了。

    夏日的阳光依然强烈,只是没有那么刺眼。

    今天在苗圃基地的时候,虽然顶部做了遮光,但温度并未下降多少。

    叶晗在里面待了大半天,感觉热得快要冒烟了。此时瓷白的面容泛着浅红,汗水打湿了鬓边的碎发,五官却有种被水雾浸湿的清丽,与平时的气质大为不同。

    从后门进来时,几波还未离开的游客忍不住朝她看去,等叶晗走远了才想起来。

    “我靠,我说怎么看着那么眼熟呢,她是花间集的园长!”

    “我也想起来了,之前在花絮里见过!”

    “她就是园长?好年轻啊。”

    “好高,感觉比我高差不多半个头的样子。”

    “唉,看不到了,早知道跟她合个影多好。”

    ……

    随着花间集的热度在网络上发酵,叶晗这位园长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虽说她很少露面,行事低调,但不妨碍大众对她感兴趣。

    一系列消息表明,是她一手造就了花间集如今的局面,而22岁的年龄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有人扒过叶晗的身份,s大的系花、植物学专业,但更多的就查不到了,其他消息已被系统屏蔽。

    这使得叶晗的身份愈发神秘,有人说她背后有强大的投资人,有人说有傅氏集团注资……总之,众说纷纭。

    叶晗回来后立刻打开空调,又去浴室洗了个澡,换了一身衣服才感觉清爽了许多。

    等出来后,她立刻联系王芸准备相关材料,先提交关于古树迁移保护的申请。

    这件事情刻不容缓,待相关部门审批后,还要进行现场考察,不能耽误时间。

    同时,经过这几天的思考、又翻遍了相关的资料后,叶晗对引进的保护植物已经有了一点想法。

    国家野生保护植物种类繁多,根据2021最新修订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其中一、二级保护植物就有40类、455种,更不要说三级国家保护植物,只会更多。

    它们的生长环境各不相同,互相之间有着天南地北的差距,很多只生长在固定野外环境的环境中。

    比如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长白红景天]生长于海拔1700-2600米的高山草原上和山坡石上,无法引进。

    而有些植物的人工培育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比如银杏树。

    它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但如今在市面上随处可见,已经成为了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只要有相关手续就能栽种和买卖。

    可惜人工种植的银杏大部分都是‘无性生殖’(扦插法)的产物,类似于克隆,基因序列并未展现出多样性。

    古银杏起源于三亿年前,经历恐龙时代的物种大灭绝得以存活,是植物界珍贵的活化石。然而很不幸的是,大灭绝导致银杏只剩下一个种类。

    银杏纲-银杏目-银杏科-银杏属-银杏种,从纲到种只有它一个,没有任何近亲。

    而野生古银杏数量很少,并且为雌雄异株,繁殖艰难,有很多已经十几年没有产生小苗苗了。

    一旦灭绝,就意味着这个从上古遗留下来的古老种族将不复存在。

    所以,即使银杏树随处可见,这么多年来却一直是濒危等级,从未变过。

    目前人工培育的不止有银杏,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二级、三级保护植物在市面上流通,已经形成了规模,可能很多人意识不到它们是稀有濒危植物。

    但从遗传学来讲,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母本的基因序列,也属于国家保护植物。

    然后就是考虑要引进哪些植物的问题。

    第一,确认花间集的环境是否适合这些植物生长。

    第二,对引进的植物种类进行整合。不能这边一棵、那边一株的栽种,太过分散且无法兼顾。

    第三,最好能与园内植物的搭配形成景观区,双管齐下。

    叶晗从一千多种保护植物中挑出了几个大类。

    松科:油杉属(12种,大部分为二级保护植物)、金钱松、樟子松等

    罗汉松科:所有属(100多种,二级保护植物)

    槭树类:梓叶槭、庙台槭、羊角槭、五小叶槭等。

    ……

    前两者可以和圆柏、侧柏等常见的柏树共同组成松柏园,自成一个园景,正好放在花卉观赏区旁。

    如果搭配得当,又是一个新的景观区。

    后者可以与常见的槭树、枫树一起打造大片的枫树林,到了11月份一片火红,也是非常美丽的景色。

    不过槭树的种类较少,达不到系统要求的20种。

    最保妥的就是引进松科和罗汉科植物,打造成松柏园,种类和数目也都能满足。

    叶晗决定之后,将具体的数目和种类列了出来,发给王芸。

    在审批流程进行的这几天,叶晗去花卉市场挑选其他花卉类型。

    首先是昙花。

    昙花是仙人掌科、昙花属附生rou质灌木,株型较大,高2-6米,原产于墨西哥至巴西的热带沙漠中。

    那里的气候又干又热,只有晚上凉快,所以昙花晚上开花是为了避开阳光暴晒,以免在沙漠环境中丧失大量水分。

    包括开花时间只有4-5个小时,这些都是为了适应沙漠环境所养成的特性。

    目前国内只有一个种类,但有很多品种,又细分为大叶昙花、细叶昙花、孔雀昙花、巨翼昙花、卷叶昙花、锯齿昙花等,最常见的是大叶昙花。1

    昙花要培养3年左右才能开花,养得不好4-5年、甚至终生都不会开花,出了名的难养。

    叶晗走遍了花卉市场和周围的花卉培育基地,挑选了一百多盆昙花,全都是5年以上、去年或是今年有过开花的植株,开花的概率更高。

    虽然昙花属于灌木,高达2-6米,但它是外来品种,市场上大多在70cm左右,一米已经算较大的了。

    其中有一盆30年左右的昙花,株高达到了2米,搭了架子挂在高处,茂密的枝条沿着架子垂落下来,几乎铺了小半个墙面。

    叶晗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昙花,一眼就心动了:“这株的价格是?”

    “一口价12000不还价,昙花养这么大可不多见,整个市场上就我家有。开花那叫一个漂亮,去年开了一百多朵,我给你看看图片。”

    老板见她感兴趣,立刻把照片拿给她看。

    真的十分震撼,一百多朵洁白如雪的昙花在垂落的枝条上全部绽开,每个都有近十公分。

    花瓣绽开的幅度极大,最外面的花瓣细长,完全的张开,越往里花瓣越饱满,那种感觉像是绿色的丛林中点缀了无数朵漂亮的花,将整个墙面完全铺满,‘月下美人’的美誉名副其实。

    账户里有钱了,叶晗也不再束手束脚,当即决定购买。

    一盆高约一米左右、枝条繁茂的昙花批发价都要600一盆(8年以上),加上一些年份更久、较为少见的品种,这次引进昙花合计花费13万左右。

    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引进不少于200种、1000株花卉植物的任务,目前种类上远远不足,数量上完成了40%,总体还差得远。

    接下来叶晗在花卉培育基地选了很多花卉,打算搭配在常绿乔木的树底、或者大片的种植,以此来完善园林景观。

    这次她不必精心挑选年份、花型等等,优先挑选不同种的花卉,千日红、虞美人、大丽花、小雏菊、各种菊花……

    这里的花卉都是批发价,几元、十几元一株十分常见,当然有些种类价格高一些,总体算下不超过3万元。

    引进花卉的任务基本完成,数量还超出了不少。

    上千盆花卉也要一车一车的拉,叶晗安排人员将它们先放在菊花馆,做了遮阴处理。

    等到展览温室建起来,再把这些昙花移栽过去,其它花卉也要请园艺工移栽到树林和草坪之中。

    林业局。

    彭主任正审核从下面提交的引进国家保护植物的申请。

    其实这里面大部分都是熟面孔,比如w市大型的林业基地、国家级公园、人工培育中心、市植物园……审批速度很快。

    每次都是一样的流程,粗略过一过就行了。

    突然,在这里面夹杂了一个陌生的名字。

    “花间集植物园?”彭主任凝神一扫,这就是那个新开的私人植物园吧?

    他有印象。

    不是什么爆火不爆火,那玩意在林业局看来一点用都没有,甚至特别排斥一些网红景点践踏生态环境,一直在进行整改。

    他印象最深的是,这个植物园有一株叶片直径达3.35米的王莲,不仅破了国内2.78米的记录,还打破了国外3.2米的记录。

    就在前几天,省级林业部门给局长打来了电话。

    那天他去汇报工作,正好在,也听到了一些。

    据说是有下属城市的植物园、研究院申请引进花间集的王莲种,一方面做研究、看看能否与其他王莲杂交成新品种,或保持它本身巨大的特性,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它的观赏性。

    局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

    彭主任正准备和林科院的王博士去花间集调研,没想到对方的申请就发来了。